當人們在生活中陷入「選擇困難症」時,常會喜歡找身邊有某一方面有特長的人做決策,比如你不知道該選擇什麼顏色的口紅,你就會選擇諮詢身邊常化妝的朋友的意見。在工作中也是一樣的,當你需要做一個重大決策時,通常會傾向與一些知識淵博、經驗豐富的同事商量。從邏輯上來說,找尋更多聲音可以為你提供看問題更全面的視角,但是,現實生活中真的是三個臭皮匠抵一個諸葛亮嗎?生活和工作中的種種經驗,讓我對這個板橋居酒屋問題的答案產生了質疑。因為朋友推薦的口紅很有可能並不適合我,那只是她喜歡的顏色。同事看似「專業」的意見其實也只是一個不太容易被識破的坑爹想法。

20世紀60年代麻省理工學院的詹姆斯斯通納針對上述的「多人決策」進行了深入研究,通過實驗,他發現當置身於一個團隊中,人們就會誇大某方面的觀點,板橋居酒屋讓他們做出比自己做決策時更極端的決定。俗話說,眾人拾柴火焰高,如果一開始大家去撿拾的柴火就是有失偏頗的,那燃起來的火必定也不會是最優選擇。

那是什麼造就這種奇怪的統一呢?如果你和觀點相同或類似的人來分享看法,那麼你們原有的信念就會被強化。打個比方,比如你有一些很不成熟的想法,或者說你有一些不同尋常,甚至是不被周圍環境接受的想法,一旦你遇到一個與你想法接近的人,那麼這些暗地裡的想法就有了破土而出的勇氣和動力。接下來的相信你也能想到了,那就是大家相互給對方「打氣」,自我意識被不斷加強:我的想法和選擇板橋居酒屋是完全正確的,是很具有操作性的。

每一家居酒屋都有自己的特色,除了啤酒外,特色日本酒也是不可少的,而烤肉串、烤花枝、炸雞塊、煎蛋捲等也是常見的日式下酒菜。居酒屋就是讓日常生活中充滿壓力的日本人可以在下班後能夠紓解一天緊張的心情,私下和同事、朋友聯絡感情的地方,入夜後許多居酒屋店裡經常是人聲鼎沸,大家非常解放輕鬆,通常店員會在客人入座時,在點菜前就會先遞上飲料菜單詢問需要什麼飲品,大部分的日本人習慣先點一杯啤酒,不僅是因為啤酒的酒精濃度低、上桌速度快,也是因為日本人習慣在聚會前先乾杯一次,才表示這次的聚會正式開始喔!是不是很有趣,如果你是不喝酒的話,也有碳酸飲料、果汁等無酒精飲料可以選擇,覺得非常貼心。雖然大部分的居酒屋多半沒有硬性規定低消是一杯飲料,不過每人一杯飲品則是居酒屋不成文的規則,如果需要開水的話,也可以請店員給一杯「お水(omizu)」、「お冷(ohiya)」。點完餐後的第一個開胃小菜是必須收費的,即便不吃也沒辦法退。該道小菜金額大約會是幾百日圓上下,可以想成是居酒屋的入場費,建議在預算考量上也可以抓得稍微寬鬆一點,以免結帳時產生誤會。

這樣的效應也會帶來一系列的「副作用」,比如做的決定很武斷、不理智,容易事後悔。你可以回顧一下自己生活中有沒有這樣一幕:在這個做決策的團隊里,那些有較強影響力的人的意念會壓迫其他人的意念,軟性(不斷的說服)或者硬性(制止新聲音的出現)迫使他們去認同原本不認同的東西。而這最終就會造成「想法完美的達成統一」的幻象。

所以,團隊的力量並不都比個人的力量更好,多個人的智慧並不總是加乘的關係。認識到這一點並不是代表我們完全不能聽取別人的意見,相反,我們可以通過認識到這一點更好的聽取別人的意見——盡量避免會影響你正常思維的陷阱。比如,在自己沒有一個方向性決策的時候,不要盲目尋求他人的意見;當別人表達自己想法的時候,多思考一下他們有這個想法的動因;當有人不斷說服你做一個決策時,給自己留出一些時間,自己全盤梳理一下各種信息,不要快速跟隨說服者的腳步(這一招,在面對化妝品、服裝店銷售員的時候,尤其適用。銷售員表達完意見之後,去別家店溜達溜達,這樣做出的決策比較不會讓自己後悔)。

周末有時候會約上三五好友一起去居酒屋小酌,其實點不到多少蔡,我們的錢包君就開始流淚了,其實我們都是為了那個氛圍付款,而現在在台灣的居酒屋文化,已經不是用來裝逼的地方了,成了精緻優雅的代名詞,為什麼呢?因為居酒屋乘載著就是日本人最悶騷的靈魂,在日本的居酒屋你可以看到完全不一樣的日本人,台灣對居酒屋的了解大多來自日劇,我們可以從日劇看到一群白領階級的青中老年人進入居酒屋用餐,就會讓裡面的一切看起來更精緻高級,而我們台灣的居酒屋,大多裝潢都比較復古且文藝,一些比較追求輕奢的小資上班族都常常捧場,因為在這邊可以感受到不一樣的氣氛,就像進入一個很高級的文藝餐廳中,但是你知道嗎?居酒屋其實一開始是為了一群單身男開的,以前在日本的居酒屋就等同於我們台灣的大排檔存在,是很接地氣的,跟我們現在所認識到的居酒屋真的是天差地遠的存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arvinkirkpb 的頭像
    marvinkirkpb

    marvinkirkpb的部落格

    marvinkirkp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